展开

从航空航天到人工智能,国际关注中国科技成就

中国网6月7日讯(记者李智)近年来,中国科研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稳居世界前列。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人工智能,中国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中国太空项目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北京时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十六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俄罗斯卫星新闻社报道称,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外国分析人士的关注,与此同时太空项目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

彭博社撰文指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对外开放其太空计划。北京在太空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包括在2019年成功将着陆器送往月球背面,并在2021年将火星车降落在火星上。文章认为,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建立在太空领域的合作联系,特别是与那些“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建立联系。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蕴藏巨大机遇

5月28日,东航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并平安降落了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日本merkmal网站报道认为,日本应积极学习中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的技术。文章称,C919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至192座,与波音737、空客A320几乎是同级别飞机。

预计今后C919将搭载中国国产的CJ-1000A发动机,还有一些提供其他相关装备的欧美企业也与中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报道认为,与欧美企业进行合资或合作,不仅能使中国引进欧美企业先进的技术,而且也能为自身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同时欧美企业也能分享中国巨大市场。欧美企业不会把一切都押注在波音或空客上,它们也看到了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所蕴藏的巨大机遇。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蓬勃发展

法国数码世纪网站关注到了中国在三年时间里开发并推出了79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间,中国发布了约79个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文章指出,2020年美国推出了11个新的大模型,中国推出了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随后,中国加快研发步伐,支持投资生产创建这些模型所需要的高性能计算机设备。2021年,中国推出了30个大模型,与美国该年度的数量持平。2022年,中国开发了28个大模型。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中国非常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分支领域。

来源:自动化网      时间:2023-6-8 10:40:56


上一条新闻: 我国初步建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台风监测和预报系统
下一条新闻: 人工智能热潮背后——透视算力新趋势
版权所有:苏州罗米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亭浦田路75号朱家工业园E3幢    邮编:215000
推荐产品:KN95口罩机,视觉检查量测系统,干式复合机自动视觉辨识及包装系统,自动物料输送系统,非标准客制化生产系统,全自动转向机
电话:0512-6289-2918     传真:0512-6289-2908-850    联系人:周经理    手机:18913759602    公司QQ:2356276066   邮箱:alex.zhou@lmd-auto.com

| 备案号:苏ICP备140130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