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人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未来工业发展模式,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在工业4.0“机器换人”过程中,我们不禁要思考:数字化和工业4.0对企业员工提出了哪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何塑造工业4.0背景下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又有哪些学习媒介、学习资料和形式是满足工业4.0要求的?在德国实施工业4.0时,中国对于工业4.0又需要怎样的定义和需求?

若想要取得良好收效,需要所有相关方同时具备共同的意愿,全面深刻地“人才培养”话题进行探讨,并通过社会合作伙伴、政策及科研层面共同采取应对措施。

人才稀缺,也是德国工业4.0自己给挖的一个坑。现在他们正在寻找填平它的方法。
一个企业,如果要全面数据化转型,不外乎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灵活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降低能耗。

工业4.0,数字化,员工

数字化转型的四大目标

对不起,此处没有提到质量。质量是中国制造的心病,但却是德国制造的空气——无处不在无需提及。

企业在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对于培训和教育领域,则需要精准定位。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光影响生产型和加工型企业,也影响到设备、服务提供商、软硬件提供商、系统和网络专家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德国工业4.0 平台小组指出,即使在教育领域,无论是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学教育、企业培训或者在岗学习的内容和实体,以及工具和传授媒体,都将实现数字化并相互连接。

工业4.0,数字化,员工

工业4.0培训的紧张状态领域

目前已有一系列方案在德国广泛铺开,例如尝试将职业培训和进修相融合;具有可调整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然而德国自己也意识到,仅通过职业培训来满足对于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是不够的,在数字化的工作世界里,存在着更加基础的需求,即:为各种资历的员工开启更多和更加多样化的进修选项,包括在职培训这种越来越重要的教育方式。

从中期来看,不太可能只将员工的一个小组或企业一个职能部门纳入变革过程。“全员教育 无人例外”,成为一个“人人自教”的时代。

因为,变革过程,不可避免地将指新的商业模式和全面联网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最大挑战!因为不得不为所有不同资质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和进修方案。而员工教育,与企业未来的变革,仅仅地绑在一条船上。

这些新的方向,只有人们在新的质量要求下,相互连接和参与才可能成功。将不同的要求和利益聚合在一起,并共同开发出塑造能力并不容易,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这些因素包含就业保障、保护个人数据、企业交流之间的透明和坦诚等。简言之:可靠的框架和信任是在企业当中进行这些流程的重要前提。

来源:自动化网      时间:2017-4-18 9:39:32


上一条新闻: 从CITE2017看VR与制造自动化的联系
下一条新闻: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很多共通之处
版权所有:苏州罗米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亭浦田路75号朱家工业园E3幢    邮编:215000
推荐产品:KN95口罩机,视觉检查量测系统,干式复合机自动视觉辨识及包装系统,自动物料输送系统,非标准客制化生产系统,全自动转向机
电话:0512-6289-2918     传真:0512-6289-2908-850    联系人:周经理    手机:18913759602    公司QQ:2356276066   邮箱:alex.zhou@lmd-auto.com

| 备案号:苏ICP备14013079号-1